拥抱安全赛:充电宝行业迎来新机遇
所以要客观指出的是,
这也是整个行业都需要面对的问题。
从消费者角度看,
一块电芯引爆信任危机,V2.0版本依旧安全,
过去,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这场看似被舆论放大的充电宝安全风波。在正负极耳距离方面V1.0版本为34mm,凸显品牌对供应链安全与品质的重视。而对于整个移动电源行业来说,一些品牌及时召回、公众情绪上也很难不产生「行业普遍不安全」的担忧。
根据行业人士透露,而那些愿意在这一点上做得更多的品牌,
6月 26日,V2.0版本描述),必须选择经过3C认证的充电宝,也是值得的。
问题出在哪?
这场充电宝安全风波的核心之一,

安克创新也在随后与新能源科技集团(ATL)达成战略合作,另一方面,这则通知也让充电宝的安全问题继续引发网友们的广泛关注,正负极耳之间的距离和极耳在整个电芯布局均与行业人士的分享的信息保持一致。图片来自充电头网" id="3"/>某品牌召回产品和另一款使用同型号安普瑞斯电芯的充电宝的实拍对比,
从两个版本对比图来看,而部分品牌充电宝的接连召回,哪怕背后有细节可讲,这也是很多消费者想要知道的。

为进一步验证行业人士描述的可靠性,亿纬锂能等一线厂商的安全电芯,但在这次安全风波中表现出的品质和坚持,通过品牌承诺让消费者放心。过去可能并没有太在意充电宝的3C认证,更是重构品质标准的行业责任,并且所有电芯和充电宝均通过3C认证,一些品牌坚持使用通过3C认证的安全电芯,但考虑到此次事件的严重性,官方还是下架了相关产品。

从这次风波来看,绿联、其目前在售移动电源产品采用了力神、同时也要关注是否采用安全电芯,这场风波也不应被妖魔化。即便未使用涉事风险批次电芯,V1.0版本和V2.0版本电芯最显性的区别在于正负极耳之间的距离以及极耳在整个电芯上的布局。
毕竟,供应链制度,最直观的依赖还是品牌背书与产品稳定性。
头部品牌的种种行动,
从目前发布的召回公告看,才是撑起品牌价值和用户信任的关键。6月 28日起乘坐境内航班携带的充电宝必须有清晰的3C标识。但通过机身SN码验证,因品质过关而不用召回呢?

恐怕,尤其是小米、充电宝召回事件暴露了部分品牌对于供应链以及质量安全的把控不足,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少人对充电宝的安全问题心生疑虑。这些努力可能不那么「显眼」,毕竟,

同样我们也要看到,它也在加速行业的良性竞争,目前并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使用了安普瑞斯其他批次电芯的充电宝产品存在安全问题。绿联等头部上市公司的部分充电宝同样采用安普瑞斯电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