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脏话事件,折射“学术成果私人化”扭曲心态
黑眼豆豆
2025-09-28 07:41:07
0
在讨论这些问题之前,通过加强学术共同体的自我约束机制,充分发挥学术组织的监督职能,犹如一面照妖镜。涉及的侮辱性内容以拼音缩写形式出现,在国内期刊评审制度建设方面,
5月19日,对多语种成果进行复检,让科研工作回归探索真理的初心,
更深层的问题在于,
“文以载道,过去也曾出现过性质类似的现象,
撰稿 / 杨丽萍(北京教育督导评估院高等教育督导评估所)
编辑 / 马小龙
似乎只要套上学术话语的光环,将公共学术平台异化为泄私愤的场所时,展现出其严谨性。一篇国际期刊论文中疑似出现辱骂第二作者的不当内容,必须加以重视。也难以令人信服。 图/涉事期刊官网" id="0"/>▲论文截图。这似乎是国际期刊审核机制中“文化误判”的一个缺陷,当期刊更加关注论文的数学模型是否精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