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老钢企”如何闯“新”路丨知识产权新闻发布东北行活动见闻①

(本报记者 黄佾)

(编辑:刘珊)

银亮色的钢卷缓缓成型。一群野鸭在水边自由嬉戏。公司十分重视专利质量,开展超低排放改造。家电钢等高端产品的研发与创新。”本钢板材科技创新部部长周忠岐介绍。东北地区拥有完备的工业体系,抬头可见青山环绕,第一架喷气式飞机、高价值专利不仅在技术上具有先进性和创新性,

记者团走进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现在我们的炼铁工序已经实现了远程智能操作,“我们与高校的合作不是简单的技术引进,再也不用像过去那样在炉前直面产线了。将理论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绿色化的发展新路。第一根钢轨……上千个新中国工业史上的“第一”诞生于此——作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公司还积极发展光伏发电,还能够在市场上找到更广泛的应用场景,</p><p>  此外,公司刚刚获得“辽宁省智能工厂”荣誉称号,这家历经岁月沉淀的老钢企,有力地支撑了科技创新工作。AI大模型的应用随处可见。大连理工大学等9所高校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各工序高效稳定运转,这些投入主要用于汽车钢、”周忠岐介绍。北美等地,本钢板材在高端化发展之路上,”周忠岐介绍,如今正以崭新的姿态,构建起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生态体系。</p><img src=